2021年11月19日,我校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21级4班一行34人参观了南海文化博物馆海洋展厅。
本次来参观的来自海科的新生,他们对于这次参观满怀激动与新奇。初进展厅便对海洋知识展板表现出极大兴趣,由于学习专业的互通性,讲解起来轻松自然。在初步介绍了海洋的形成后,海科学院的同学们表示这与他们的专业知识相得益彰,听起来既熟悉又专业。
讲解员艾兴琳为同学们介绍海洋知识
接下来进入到海洋生物展品的参观,同学们被逼真生动的生物模型吸引了注意力,纷纷表示从未现场观摩过海洋生物,这样近距离的观察还是第一次,还提出扳机鱼和气鼓鱼的外观极富冲击力,拍照记录。
讲解员艾兴琳为同学们介绍海洋生物标本
随后,讲解员带领大家进一步了解了海洋生活的缘起。从水上交通工具的演化进步,讲到海洋农业的诞生,再讲到海洋船舶事业与航海技术的日新月异,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昌盛。自汉武帝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以来,这条路便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媒介,延续至今。古丝绸之路的发展充分说明,只有坚持以和为贵,方能万国咸宁。现如今,中国发起与各国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延续古人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经过讲解员细致认真的讲解,同学们表示这对他们所学知识的巩固与拓展起到很大帮助,回去之后要把在这里学到的知识点扩充到笔记上。
讲解员艾兴琳为大家科普船舶知识
紧接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步入了砗磲与珊瑚的世界。古籍中记载:南海有蚌属曰砗磲,形如大蚶,盈三许尺,亦有盈一尺以下者。面对不同形态与种类的砗磲,同学们表现出了极强的求知欲,提问道黄金砗磲为什么称作黄金砗磲,里面的金黄色是怎么产生的。面对各式各样的问题,讲解员仍能对答如流,大家的激烈的互动讨论使这次参观更具意义,也是讲解员与学生共同学习进步的良好契机。
讲解员艾兴琳为大家介绍各式砗磲与珊瑚
最后,大家一同参观了我国的四大名螺及形态各异的海螺、海星。对于生活中常见的海洋生物同学们都表示再熟悉不过,但经过细致讲解后发现原来自己所了解的不过是冰山一角。通过本次讲解,海科专业的学生们表示这次参观对自己接下来的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发现到了自己知识的漏洞,非常感谢讲解员带来的精彩讲解,使他们印象深刻。
讲解员艾兴琳为同学们介绍我国的四大名螺
本次参观也是讲解员与嘉宾双双受益的一次经历,讲解员丰富的经验为海科专业的学生扩大了知识储备量,而同学们的问题也将使相应的知识点扩充到讲解员们的讲解稿中,为以后的讲解带来更多彩的一笔。同学们的积极配合和讲解员的风采更是为本次讲解画下了完美句号。